打卡文创社,把胡同带回家
出灯市口地铁站向东,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青砖灰瓦,安静幽然。这里是傅作义、凌叔华、章士钊等名人住过的地方,是北京人艺的摇篮,也是北京人文历史底蕴最深厚的——史家胡同。
那两位外国友人兴致盎然来“打卡”的去处,就藏在这条胡同里,名叫“文创社”。
文创社创办于2016年。当时,东城区朝阳门街道通过“疏解整治促提升”,腾退废旧水站,腾出了一间4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胡同里寸土寸金,能有这么一处空间非常珍贵。”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哲和同事们计划围绕史家胡同的文化内涵做文章。“我们要活化胡同历史,做一个人人可以亲近的文化空间。”李哲说。于是街道引入“80后”小夫妻马牧思和文军,在水站原址办起了文创社。
夫妻俩都不是老北京,却要创作出地道的北京礼物,说实话,难度不小。
“刚进胡同那会儿,我们主要是自己埋头创作,做些简单的明信片、书签、帆布包。”马牧思说。后来和街坊邻居们熟了,夫妻俩意识到,胡同不光是外在的一砖一瓦,还有内在的根与魂。要依靠真正生活在胡同里的人,才能做出打动人的作品。
2017年起,文创社走访挖掘了十多位居民艺术家,退休居民、国家一级建筑师张迎星在瓦片上作画、朱红奶奶画下人生绘本、摄影师陈伟拍下胡同摄影集……胡同文创有了源头活水。
如今步入文创社,恍如走进了一个胡同活态博物馆:城门楼子、史家胡同群英传、北京民俗……盖下上百个印章,把所有老北京的记忆装进背包;带走一面瓦片画,把胡同的春秋冬夏带到世界各个角落;选取几枚小小的冰箱贴,送给亲友一份真挚的“北京礼物”。
世界各地的游客、文艺青年、胡同爱好者们纷至沓来,“这个文创社代表的是北京符号,代表着北京和胡同的文化,我们很喜欢!”范索说。
不止街坊四邻,马牧思7岁的儿子也成了小小胡同艺术家。画下十二生肖的卡通动画,做成印章。将十二生肖、城门楼子、北京小吃等一起盖到盖章本上,成为小朋友和年轻游客们最喜爱的“打卡”方式。
如今,胡同文创还渐渐向周边的礼士胡同、演乐胡同延伸。结合礼士胡同讲“北京老礼”的传统,为其发掘创作“北京老礼”相关文创产品。“我们的梦想是,通过古韵新传、文化齐创,让每一位天南海北的旅人把胡同带回家。”马牧思说。(李瑶)
- 2月15日:中央颁布《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2021-02-15
- 2月15日:汉字注音字母诞生2021-02-15
- 2月14日:中共中央举办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2021-02-14
- 2月14日:中国明代戏剧家孔尚任逝世2021-02-14
- 2月13日:甲午战争 清政府派李鸿章赴日议和2021-02-13
- 2月13日:我国著名国学家顾随出生2021-02-13
- 2月12日:清帝退位,封建君主制结束2021-02-12
- 2月12日:金国颁布女真文字2021-02-12
- 2月11日:清廷令挖康梁祖墓,购“二犯”人头2021-02-11
- 2月11日:《古今图书集成》编纂者陈梦雷被清廷再次流徙吉林2021-02-11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 1打春牛 迎立春
2月2日,小朋友扮演的“春娃”在活动上“喊春...
- 2中国科举博物馆:变化鱼龙地飞
魁星堂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
- 3注意草书写法!别把“祸”字当
人民网北京2月2日电(鲁婧钱晓鸣)因文创书法产...
- 4“连环画世界里的中国共产党
...
- 5腊月寻年味!多地推出特色文化
2021年是农历辛丑年。在民间,农历中地支逢“...